“五月五,是端陽;插艾葉,掛香囊;五彩線,手腕綁;吃粽子,沾白糖,龍舟下水喜洋洋。”不知不覺,一年一度的端午節(jié)又到了,看著街上、超市里五顏六色的香包、串串和軟糯香甜的粽子,不由得浮想聯(lián)翩。
孩童時不清楚端午節(jié)的來龍去脈,上了小學,聽老師講才知道端午節(jié)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。“節(jié)分端午自誰言,萬古傳聞為屈原,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千年古詩寫出了對詩人屈原憂國憂民、蒙冤的不平和懷念。從那時起,屈原投身汨羅江的故事給年少時的端午節(jié)就蒙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。
那時候物資匱乏,家家戶戶都不富裕,但民風淳樸且鄰里關系融洽。“寧窮一年,不窮一節(jié)”,蒸粽糕、縫香包、掛艾草,給出嫁的女兒“送節(jié)”,一樣都不落后,端午節(jié)一樣過得有滋有味。當地有一個風俗,每到端午節(jié)前,娘家要給先一年出嫁的女兒“送節(jié)”,通常會送粽子、串串、棗糕子、涼席、竹簾子等物品,條件好的還會送空調。主人家會把送的禮物給左鄰右舍分一點,俗稱“打散”,讓鄉(xiāng)親們也沾沾福氣。孩童的內心純凈得像一面沒有蒙塵的鏡子,只記得別人送的粽子特別好吃,蘆葦葉的清香長久地留在記憶里。
過去的每一寸光陰,都透著不凡的美麗。端午節(jié)正值暮春仲夏,田野里草木葳蕤,郁郁蔥蔥,各種野花競相開放,金黃的杏掛滿枝頭,微風吹拂,麥浪起伏翻滾。“三夏大忙,繡女下床”,端午節(jié)總會在繁忙緊張的收麥中度過。大多農村婦女都不會包粽子,嫌麻煩,也沒有閑工夫,還不如給全家蒸上一盆粽糕吃上過癮。記憶中,端午節(jié)前夕,母親就開始準備淘米、蒸棗,端午節(jié)當天就會吃上香甜的粽糕。那時候白糖緊缺,撒上一點點就覺得甜到心里了。母親還會做一鍋拌湯,用她的話說,甜東西吃完后會感覺有點膩,喝點咸拌湯才好。吃了粽糕,母親會把平時留的布頭做成簡單的香包,香包里裝著從藥店買的藿香、蒼術等中草藥,塞點棉花看上鼓鼓的;香包上繡著花鳥蟲魚的圖案,用彩絲線一縫,就算基本成型了。母親給我們姐弟倆胳膊上、衣服上都綁上香包,小伙伴們在一起也相互比較誰的香包最好看,誰的香包聞著香,我們相互鬧著,獨特的草藥香味在口鼻間彌漫,那一刻,童年的端午節(jié)在瞬間定格。
成年后,我不再掛香包,卻總是不經意間去聞路邊各種樣式的香包,卻怎么也聞不出兒時的香味。思來想去,那可能是童年的味道,一個人一生中難忘的成長階段,過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了。但不管世事如何變遷,有些本真的東西永遠不變,亦如端午節(jié),是對中華民族優(yōu)秀文化的傳承發(fā)揚,也是對親人濃濃的思念。
()
|
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